您好,欢迎来到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网站!

电话:

17560858798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污水池防渗膜滑坡频发?5 个解决方案 + 预防要点

作者:佳路通hdpe土工膜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5:11

污水池防渗膜滑坡不仅影响防渗效果,还可能导致膜材撕裂、渗漏污染环境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滑坡问题多因地基不稳、锚固不足或施工不当导致,掌握这 5 个针对性解决方案,结合预防措施,可彻底解决滑坡隐患!
一、先查原因:找准滑坡 “病根”
地基处理不达标:地基压实度<90%,或存在软土、淤泥层未处理,受水浸泡后地基沉降不均,导致膜材失去支撑下滑。这类滑坡多伴随膜材局部褶皱、鼓包,滑坡区域地基有明显沉降痕迹。
边坡坡度超标:设计坡度为 1:2 的边坡,实际施工时坡度陡于 1:1.5,膜材与地基摩擦力不足,在自重或水压作用下沿陡坡下滑,滑坡方向多与边坡走向一致。
锚固系统失效:锚固沟深度<50cm 或回填压实度不足,膜材边缘固定不牢;或未设置分层锚固,边坡顶部膜材受力过大被拉拽下滑,锚固沟处可见膜材边缘翘起或撕裂。
膜材选型不当:选用光滑面防渗膜(摩擦系数<0.4),或膜材厚度不足(<1.2mm),抗滑阻力不够;接缝焊接质量差(虚焊、漏焊),导致膜材整体性不足,易分段滑坡。
施工操作违规:铺设时膜材未按顺坡方向铺设,或强行拉伸过紧,后期受温度变化收缩;边坡未做过渡处理,直角拐角处膜材受力集中,引发局部滑坡。
二、滑坡解决方案:针对性处理见成效
(1)地基加固:筑牢抗滑基础
软基处理:对滑坡区域下的软土、淤泥层,采用换填法处理,挖除深度≥50cm 的软土,换填级配砂石或灰土,分层压实(每层厚度≤30cm),压实度≥93%,提升地基承载力。
增设排水盲沟:在边坡底部及滑坡区域边缘开挖盲沟(宽 30cm,深 40cm),铺设透水土工布包裹碎石,将地基渗水导出,降低土壤含水率(控制在 15%-20%),减少因渗水导致的滑坡风险。
铺设加筋层:在地基与防渗膜之间铺设单向拉伸土工格栅(拉伸强度≥20kN/m),格栅顺坡铺设,搭接宽度≥10cm,采用 U 型钉(间距 50cm)固定,增强地基与膜材的摩擦力。
(2)坡度优化:降低滑坡风险
调整边坡坡度:将原陡坡(>1:1.5)修整为缓坡,建议坡度控制在 1:2-1:2.5,用坡度仪逐段检测,确保坡度一致无突变。修整后的边坡需重新压实,压实度≥90%。
增设台阶防滑:高度>3m 的边坡,在坡中增设防滑台阶,台阶宽度≥1m,高度≤30cm,台阶面向内倾斜 2°-3°,膜材在台阶处断开后重新焊接,利用台阶阻挡膜材下滑。
圆弧过渡处理:边坡与池底、边坡与顶部的直角拐角,修整为半径≥80cm 的圆弧,减少膜材在拐角处的应力集中,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引发滑坡。
(3)锚固系统强化:双重固定防滑动
加深加宽锚固沟:原锚固沟深度<50cm 的,重新开挖至≥60cm 深、≥50cm 宽,将膜材边缘翻入沟内长度≥50cm,采用 “素土回填 + 混凝土压顶” 固定,混凝土强度≥C20,压顶宽度≥30cm,增强顶部锚固力。
增设分层锚固:边坡高度每 2m 设置一道水平锚固带,采用宽 30cm 的土工布与膜材焊接,锚固带两端埋入边坡两侧的锚固沟内(埋深≥40cm),每米锚固带用 2 个 U 型钉固定,形成横向抗滑阻力。
加密固定点:在边坡膜材接缝处及滑坡高发区域,用 U 型钉(长度 20cm,镀锌材质)加密固定,钉距缩短至 30-50cm,钉入深度≥15cm,确保膜材与地基紧密结合。
(4)膜材选型与焊接优化
选用糙面防渗膜:更换为单糙面或双糙面 HDPE 膜(表面摩擦系数≥0.5),膜材厚度≥1.2mm,拉伸强度≥20MPa,提升与地基的抗滑摩擦力。
强化接缝焊接:采用双轨热熔焊接机焊接接缝,温度 320-350℃,速度 0.8-1.2m/min,焊缝宽度≥10cm,确保焊缝强度≥母材强度的 80%。滑坡区域的破损接缝需切除重焊,焊接后做真空检测(负压 25kPa 保压 30 秒无泄漏)。
增设补强层:在边坡中下部易滑坡区域,覆盖一层宽 1.5m 的补强膜,与原膜材焊接固定,补强膜接缝与原接缝错开≥50cm,增强局部抗滑能力。
(5)施工规范修正
顺坡铺设膜材:膜材沿边坡坡度方向铺设,从底部向上推进,避免横向铺设导致的滑动阻力不足。铺设时预留 1%-2% 的伸缩量,避免过紧拉伸。
分层同步固定:膜材铺设一段(5-10m)后立即固定,先用沙袋临时压固(间距 1.5-2m),再同步完成 U 型钉和接缝焊接固定,防止未固定膜材在自重作用下滑移。
雨后复工检测:雨天停工后复工前,检查边坡土壤含水率,若>25% 需晾晒至合格,并用铲车重新压实边坡,避免湿软地基上继续施工引发滑坡。
三、滑坡预防关键要点
前期勘察到位:施工前检测地基承载力(≥150kPa)和土壤含水率,软土地基必须专项处理;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坡度(软土区坡度≤1:2.5),避免盲目按经验施工。
材料进场检验:核对膜材摩擦系数、厚度、拉伸强度等指标,糙面膜材需检测表面纹理深度(≥0.5mm),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。
施工过程监控:用全站仪监测边坡沉降(每周 1 次),发现沉降量>5cm / 周时立即停工处理;焊接质量实行 “每焊必检”,真空检测覆盖率 100%。
后期维护巡查:定期检查锚固沟是否有松动、膜材是否有鼓包或局部下滑迹象,尤其在雨季和污水池满水后增加巡查频次,发现隐患及时处理。
解决污水池防渗膜滑坡问题,核心是 “强地基、缓坡度、牢锚固、优材料、严施工”。通过针对性解决方案消除现有滑坡隐患,结合预防措施把控全流程质量,可确保防渗膜长期稳定运行。施工中遇到复杂滑坡场景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解决方案!


污水池防渗膜滑坡频发?5 个解决方案 + 预防要点全掌握
 

上一篇:垃圾填埋场防渗膜铺设不渗漏!7 个关键技巧筑牢

下一篇:没有了

推荐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