蓄水池防渗膜铺设涉及材料搬运、基面处理、膜材展开、焊接固定等多环节,若流程混乱、分工不清,易出现膜材错放、工期延误,甚至影响防渗质量。需通过科学规划与现场管控,让铺设全程有条理,以下梳理核心保障方法。
一、前期规划:定好 “蓝图” 少走弯路
1. 制定详细铺设方案
提前测绘蓄水池尺寸(池底、边坡、锚固沟),绘制膜材排版图:明确每块膜材的尺寸、铺设位置、搭接方向,标注焊缝走向与锚固点位置,避免现场临时调整。
按 “先基面后膜材、先池底后边坡” 的顺序规划施工流程,列出各环节所需材料(膜材、固定钉、焊机)、人员数量及工时,确保各环节衔接无空隙。
方案需提前交底:向施工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、质量标准与安全要求,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操作混乱。
2. 材料与设备提前统筹
按排版图核算膜材用量,优先选用大规格膜材(减少拼接次数,降低铺设复杂度),膜材进场后按铺设顺序堆放在蓄水池周边对应区域(如池底膜材堆在池边、边坡膜材堆在坡顶),每堆膜材贴好标签(标注位置与尺寸),避免错拿错用。
提前调试焊接设备(双轨热熔焊机、挤压焊枪),备好备用耗材(焊条、密封胶),将设备按施工流程放在指定位置(如焊机放在池底中部,方便向四周焊接),避免现场频繁搬运设备。
二、人员与设备:分工明确不窝工
1. 人员分组,各司其职
按 “基面清理组、膜材铺设组、焊接组、辅助组” 划分团队,每组明确职责:
基面清理组:提前清理地基杂物、平整场地,确保膜材铺设前基面达标,避免铺设组等待;
膜材铺设组:负责膜材展开、对齐搭接边、临时固定,按排版图逐块铺设,避免漏铺或重复铺设;
焊接组:紧跟铺设进度焊接,1 名主操作手配合 1 名辅助人员(清理搭接边杂质),确保焊接不滞后;
辅助组:负责材料搬运、工具传递、现场清洁,保障各组无物料短缺,避免人员交叉作业(如铺设未完成时焊接人员等待)。
2. 设备专人管理
指定 1 名设备管理员,负责焊机、吹风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与调度:提前检查设备状态,避免施工中故障停工;按焊接组需求及时调配设备,确保不同区域焊接有序推进,不出现设备闲置或争抢。
三、流程衔接:按步推进不混乱
1. 基面处理与膜材铺设衔接
基面清理组完成一片区域后,立即通知铺设组进场,铺设组同步检查基面质量(无杂物、无积水),确认合格后再铺设膜材,避免因基面问题导致铺设后返工(返工易打乱整体节奏)。
铺设膜材时,按 “从内到外、从长到短” 的顺序:先铺池底中部膜材,再向边缘延伸;边坡铺设从坡顶向坡底推进,每铺完 1 米立即用沙袋临时固定,防止膜材移位影响后续焊接。
2. 铺设与焊接同步推进
铺设组铺完 1-2 块膜材后,焊接组立即跟进焊接(不等待全部铺设完成),避免铺设的膜材长期暴露(易受环境影响破损),同时减少焊接组集中作业导致的窝工。
焊接完成一段后,辅助组及时清理焊缝周边杂物,为后续保护层铺设做准备,形成 “铺设 - 焊接 - 清理” 流水线作业,确保各环节连续推进。
四、现场管控:细节把控防混乱
1. 做好标识与防护
在蓄水池周边设置施工标识(如 “膜材堆放区”“焊接作业区”),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;在已铺设的膜材上铺设临时走道(用木板或土工布),避免人员直接踩踏膜材导致破损,影响铺设进度。
对搭接边、焊缝等关键部位,用粉笔标记(如搭接边线、焊接起始点),确保铺设组与焊接组操作统一,避免因标记不清导致偏差。
2. 及时解决问题不拖延
铺设中发现膜材破损或基面不达标,立即通知辅助组标记问题区域,安排专人整改(如更换破损膜材、重新清理基面),整改完成后再继续推进,避免问题积累导致后期大规模调整(调整易打乱整体秩序)。
每日施工结束后,召开简短总结会:梳理当日进度,排查次日可能出现的问题(如材料短缺、设备故障),提前做好应对,确保次日施工有序开展。
五、特殊情况:灵活应对保秩序
1. 突发天气应对
遇降雨时,立即停止铺设,将已展开的膜材用沙袋压实固定,未展开的膜材密封覆盖;雨后优先清理基面积水,再恢复施工,避免因天气导致现场混乱。
高温或大风天气,调整施工时间(如高温时段避开正午、大风时段暂停铺设),必要时搭建遮阳棚或防风棚,确保施工条件稳定,不打乱原有流程。
2. 复杂区域处理
对蓄水池拐角、穿膜设备周边等复杂区域,提前制定专项铺设方案: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,铺设时放慢速度,确保膜材贴合到位,焊接时用挤压焊枪精细补焊,避免因复杂区域处理不当导致整体进度滞后。
保障蓄水池防渗膜铺设井然有序的核心是 “前期规划到位、人员分工明确、流程衔接顺畅”,每个环节都需围绕 “高效、保质” 推进,避免因细节疏忽导致混乱。若遇大型蓄水池或复杂地形,可结合上述方法制定专项施工计划,进一步提升铺设秩序与效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