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湖膨润土防水毯的接缝是防渗薄弱点,若处理不当,易出现缝隙导致渗漏,影响整体防渗效果。需按规范流程做好接缝前准备、针对性处理不同场景接缝,并强化质量检查,才能确保接缝密封可靠。
一、接缝前准备:基础工作要做足
1. 清理接缝区域
先将相邻防水毯搭接边及周边 30cm 范围内的泥沙、杂草、油污等杂物彻底清理,可用软毛刷清扫,顽固污渍用湿布擦拭(禁止用腐蚀性清洁剂),确保搭接面干燥洁净。若遇雨天,需用吹风机吹干搭接面,避免水分导致膨润土提前膨胀,影响接缝贴合。
2. 核对搭接宽度与材料
按设计要求确认搭接宽度(需符合人工湖防渗标准),确保相邻防水毯边缘对齐,无错边、重叠不足的情况。提前准备好配套的膨润土密封带(需与防水毯材质兼容)、U 型固定钉(材质防锈,避免后期锈蚀污染),检查密封带无结块、无破损,确保材料能正常发挥密封作用。
二、常规平面接缝处理:标准流程保密封
1. 对齐与固定
将相邻防水毯的搭接边对齐,确保搭接宽度均匀一致,用手轻压搭接区域,使防水毯紧贴地基。沿搭接边每隔一定距离打入 U 型固定钉(固定钉需垂直地基,避免倾斜导致固定不牢),固定点间距需合理,边缘区域可适当加密,防止接缝处防水毯移位。
2. 密封带铺设与压实
在搭接缝居中位置铺设膨润土密封带,密封带需完全覆盖接缝,且与防水毯边缘对齐,避免出现偏移。铺设后用橡胶锤沿密封带长度方向轻轻压实,确保密封带与防水毯紧密贴合,无气泡、无空隙,使密封带能与防水毯同步遇水膨胀,形成双重防渗屏障。
三、特殊场景接缝处理:针对性解决隐患
1. 边坡与湖底衔接拐角接缝
拐角处需将防水毯裁剪成扇形(根据拐角弧度调整裁剪角度),避免防水毯折叠(折叠处易产生缝隙)。先固定湖底侧防水毯,再沿拐角弧度铺设边坡侧防水毯,确保搭接边自然贴合拐角,无张力。接缝时,除常规铺设密封带外,需在拐角内侧额外增加一条密封带,并用加密 U 型钉固定,增强拐角处密封效果。
2. 高低差区域接缝
若人工湖存在高低差(如台阶式湖岸),接缝处需先修整地基,使高低差过渡平缓,避免防水毯在接缝处受力不均。铺设时,先铺低处防水毯,再铺高处防水毯,搭接边需向高处延伸,确保水流方向不会冲刷接缝。接缝密封带需沿高低差走势铺设,压实后在接缝下方增设一层土工布,防止膨润土颗粒因水流冲刷流失。
四、接缝质量检查:多维度排查漏洞
1. 外观检查
接缝完成后,目视检查搭接边是否对齐、密封带是否铺设平整、固定钉是否牢固,无密封带偏移、固定钉松动、防水毯褶皱等问题。重点检查拐角、高低差等特殊区域,确保接缝无明显缝隙或凸起。
2. 密封性测试
对平面接缝,可在接缝处喷洒少量清水(模拟遇水场景),观察 24 小时,若接缝周边无渗水痕迹、无膨润土颗粒异常流失,说明密封合格;对拐角、高低差等关键区域,可覆盖塑料膜并在膜内注水(形成少量水压),保压一段时间,若膜内水位无下降,即为密封达标。
3. 修补处理
若发现接缝处有缝隙、密封带脱落等问题,需先清理破损区域,重新铺设密封带并加密固定钉;若膨润土已局部膨胀,需更换该区域防水毯片段,重新按规范处理接缝,确保无渗漏隐患。
五、接缝后期防护:避免后期损坏
接缝完成后,需在 24 小时内铺设保护层(如细土、卵石),避免接缝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(防止膨润土失水干裂)或受外力踩踏。铺设保护层时,需轻铺轻压,禁止重型机械直接碾压接缝区域,可采用人工摊铺方式,保护接缝结构完整。
人工湖膨润土防水毯接缝处理的核心是 “清理到位、贴合紧密、密封强化、检查全面”,尤其需重视拐角、高低差等特殊场景的接缝处理,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渗漏。掌握这些技巧,可显著提升人工湖防渗系统的可靠性,延长人工湖使用寿命。若在接缝处理中遇到复杂场景,可咨询专业防渗施工团队,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